为什么是佛山?
佛山土地市场已明显遇冷
在佛山宣布正式松绑限购前,佛山的楼市在土地市场表现已相当冷淡。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的一项统计就显示,佛山土地市场今年上半年土地成交总面积332.8万平方米,成交总额227.8亿元,同比2013年下跌2.4%和0.95%,整体呈现下滑态势。
在这其中,虽然南海土地市场整体火热,一直也是佛山五区推地大户的顺德区土地市场并不景气,有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南海区成交地块20宗,吸金约75亿元位居五区第一,而顺德区卖地收入相对较少,为43.13亿元,位列五区第四,甚至排在三水之后。
在土地成交单价方面,2014年房企在佛山拿地时,多了几分谨慎,少了几分疯狂。上半年,碧桂园集团以创下顺德商住用地单价的超8000元/平方米楼面价竞得一宗低密度宅地、国瑞置业以超8000元/平方米楼面价竞得莲升片区商住地外,禅城、南海并无多少超7000元/平方米楼面价的高价地成交,而在去年下半年,中铁置业两度以佛山史上最高的超9000元/平方米楼面价在南海金融区板块拿地。
大房企更是在佛山土地市场上玩“失联”,南都记者统计发现,除了中海地产、碧桂园地产、绿地集团等企业今年在佛山土地市场出手外,在佛山销售额最靠前的保利、万科、招商等大房企,开年迄今在佛山土地市场上未拿地。
土地市场的遇冷直接导致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预期减少,这给佛山这样对土地财政依赖度偏高的城市带来内在压力,压力则转化成松绑限购的冲动。
去年佛山即对“土地财政”发出预警
佛山率先在省内给“限购”松绑,在很多专家看来是佛山土地财政的需要。在今年5月,同策咨询研究部发布的《45个楼市限购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分析报告》显示,杭州、佛山、南京、长沙4个城市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超过100%,佛山则达到147.5%。认为如此高的依赖程度或诱发地方政府松绑“限购”。
所谓土地财政依赖程度一般是指土地出让金(也称卖地收入)与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(目前改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)的比较值。去年佛山土地市场一片红火,土地出让金高达646.02亿,创历史新高,而当年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为437.88亿,147.5%的依赖程度值即两项数据相比而得。
实际上,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不仅仅表现在地方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,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当中,多个地税税种与房地产紧密相连。
早在去年上半年,佛山楼市火爆时,佛山市地税局就曾对佛山财政有倚重房地产的趋势作出预警。去年上半年,佛山“房地产业、建筑业、金融保险业上半年合计收入126.9亿元,占地方税收总收入的57.7%(前年同期53.9%),合计增量21.7亿元,增收贡献率78.3%,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增收贡献率达56.3%.”与佛山房地产业相关的营业税、土地增值税、契税三个税种分别增长36.9%、23.6%、33.4%。